博客
关于我
混沌相关blog+节选
阅读量:46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6

本文共 59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 分钟。

《数字化定量分析:一致性获利法时间跨度的定量研究》

在技术分析领域,指标参数的选择往往是关键。最近,我在研究MACD指标时,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。原本认为有效的参数设置是5、34、5,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现存在明显问题。60分钟图表的表现令人震惊。

MACD指标的参数设置在不同时间跨度下确实会有显著差异。60分钟的K线图是30分钟K线图的一半,这意味着参数也需要相应调整。将原始参数5、34、5进行缩放后,变为3、17、3。令人惊讶的是,这种调整后MACD的表现变得更加精准。

通过对比实验,发现当MACD的差值指标(DI)穿越零轴时,60分钟和30分钟的K线图在低点的识别上表现一致。这一发现意味着传统的一致性获利法时间跨度研究可能存在误导性。

这种发现让我深刻思考:时间跨度的选择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?实际上,参数设置的选择与价格走势的快慢密切相关。通过对价格走势的观察和时间周期的分析,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捕捉市场的动向。

这一发现让我意识到,即使是复杂的技术指标,也需要结合实际市场环境来优化参数设置。一切指标都存在滞后性,这也是技术分析中的一大考量因素。

在实际操作中,我更倾向于通过时间周期和价格走势来判断指标形态,而不是单纯依赖预设的参数设置。这不仅提高了分析效率,也帮助我在交易决策中占据先机。

总结说,技术分析中的参数选择并非遥不可及,而是需要结合实际市场环境和价格走势来不断优化。

转载地址:http://tzfbz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Nagios 3.0 Jumpstart Guide For Linux – Overview, Installation and Configuration
查看>>
nagios 实时监控 iptables 状态
查看>>
nagios+cacti整合
查看>>
Nagios介绍
查看>>
nagios利用NSCient监控远程window主机
查看>>
nagios安装文档
查看>>
nagios服务端安装
查看>>
Nagios自定义监控脚本
查看>>
name_save matlab
查看>>
Nami 项目使用教程
查看>>
Nancy之基于Nancy.Hosting.Aspnet的小Demo
查看>>
NAND NOR FLASH闪存产品概述
查看>>
nano 编辑
查看>>
nanoGPT 教程:从零开始训练语言模型
查看>>
NASA网站曝严重漏洞,或将沦为黑客钓鱼网站?
查看>>
Nash:轻量级、安全且可靠的脚本语言
查看>>
NAS、SAN和DAS的区别
查看>>
NAS个人云存储服务器搭建
查看>>
NAS服务器有哪些优势
查看>>
NAT PAT故障排除实战指南:从原理到技巧的深度探索
查看>>